霍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6条,其中规划三渠、357渠、淮河大道西侧(南环路-双湖路)排水管道工程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5178万元。霍邱县城北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进入试运营。霍邱县城北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管网工程生活垃圾污水管网已竣工验收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霍邱县11处历史建筑完成公布挂牌、测绘、建档工作。临淮水厂新建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实施工程招标工作。
(二)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一是棚户区改造。今年我县棚户区改造任务1000户,完成新开工1400套;基本建成任务1236套,完成1321套。二是住房补贴发放。我县住房补贴发放任务1500户,实际发放1870户498.25万元,居全市第一位次水平。三是农村危险房屋改造。今年我县实施328户,拨付资金530万元。四是老旧小区改造。今年我县实施蓼都景园小区、农机一厂宿舍区和五岳新村小区3个老旧小区改造。五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我县今年上报计划462套,项目为六安钢铁控股集团职工宿舍楼2栋,已竣工验收。六是城乡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成立领导组,制定方案,召开动员会,按照职责分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目前摸底排查已完成,共排查自建房473328栋(城镇18012栋,农村455316栋),排查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916栋(城镇257栋,农村659栋),全部完成整治。其中,排查经营性自建房15923栋(城镇1859栋,农村14064栋),排查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34栋(城镇8栋,农村26栋)。
(三)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持续加强商品房预售审批、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等房产服务工作,开展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切实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努力配合县建发中心完成淮河行蓄洪区移民安置工作,完成“安置券”操作平台建设。今年累计颁发商品房销售许可65份,面积39.73万平方米,3798套;商品房备案5372套,面积63.46万平方米,同比增幅15.13%,成交金额32.97亿元;二手房网上备案352套,4.18万平方米,同比增幅360.87%,成交金额2.03亿元。
统筹推进“保交楼”工作,全力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2022年先后完成西湖首府、上书房一期、新城之星、嘉利·卧阳河畔小区4个逾期项目的交付工作。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经过两轮产权置换有380户完成置换,长达7年之久的遗留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
(四)加强建筑业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严防工程建设出现转包、分包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公司发展壮大和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县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159家,其中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1家、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10家、三级施工总承包企业148家,今年纳统企业为71家(新入库企业36家),建筑业上报产值为19.7亿元,同比增速67.37%。
(五)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是严格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治理“亮剑”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加强工程过程管控,严格工程验收管理。截至目前,共监督在建工程129项,总建筑面积380.8万平方米;已竣工验收工程90项,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办理工程完工验收备案231个,建筑面积170.8万平方米。二是严格建筑安全风险隐患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雷霆”专项行动、防高坠专项整治行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安全“两扫、两铁”治理行动等。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在建项目274个,排查隐患问题1023条并全部整改完毕,对有一定的问题的在建施工项目下达230份限期整改通知书、44份停工整改通知书,记不良行为记录2人,记公司不良行为2家;实施行政处罚49件,处罚金额共计741.54万元。2022年发生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事故1起,同比下降83.3%,死亡1人,同比下降87.5%。三是推动县域标准化工地建设。积极鼓励企业评先创优,共8个项目评为六安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文明工地,4个项目评为安徽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文明工地。
(六)依法开展行政许可审批。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备案办理方式。今年发放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116本、批建建筑工程158.25万平方米,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批20件、收取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121.16万元;依法测算征收基础设施配套费770.58万元;建筑工程起重机械产权备案68台次;办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56件,受理消防备案81件,受理现场消防验收46件。
(七)推进征迁安置工作。完善了征迁安置工作机制,出台了相关文件,成立了霍邱县房屋征收安置中心,全面加强征迁安置管理工作。实施了万安苑北侧片区、曹庙路周边及城西三期片区、城东四期及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四期征迁签约工作,涉及被征收户525户,已签署协议491户。城北三期及师部礼堂周边片区、安阳山路周边片区、万安苑南侧片区改造(含老三中步行街危房改造)工程等3个地块准备工作已完成,适时启动征迁工作。
(八)加强城镇燃气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燃气安全大检查、气安全百日行动等,加大城镇燃气安全法规宣传和入户安检。对全县24家液化气站、6家汽车加气站、1家管道天然气公司做了全面检查,累计下发安全风险隐患整改通知64份,警示函1份,查出隐患225个并完成整改。完成全县1695户餐饮企业燃气泄露报警器安装工作。霍邱中燃全年供气量1386万立方米。县自来水公司慢慢地增加水质管理、供水设施管理,保障优质供水,全年供水量1127万吨。
(九)法治建设和综治维稳全方面推进。坚持开展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列入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全局干部职员普法学习,加强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组织并且开展执法人员和全员专业法律知识学习,做好建设系统执法人员信息维护工作;积极组织“安全生产月”咨询日、“12月4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并深入工地大力宣传部门法律和法规。认真落实信访维稳责任,明确专人负责,规范办理流程,妥善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党的二十大期间成立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重点信访事项和重点人群严格实行分管领导“一案一包”制度,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年答复信访事项84件,市长热线项。
(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局党组格外的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以刘胜、段贤柱等案为反面教材,开展以“四镜鉴四增强四行动”为主要内容的“以案为戒”警示教育活动。一是及时召开动员会,成立局警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确保警示教育工作按照县委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各项规定动作。二是严格按照工作提示内容做逐条学习,确保学习内容不打折扣,不重不漏。以支部主题党日、全体干部职员大会、中心组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习关于管党治党、作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廉洁用权、政治生态、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刘胜、段贤柱等人的反面案例。三是围绕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省委书记郑栅洁考察六安讲话指示精神,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廉洁文化、永葆清廉本色”等主题研讨,慢慢地加强理论素养、厚实理论功底,深刻汲取案件教训,强化思想警醒。累计开展支部主题党日4次,中心组集中学习9次、研讨5次,支部书记上党课2次,党小组学习20次。
(一)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城区停车场(位)建设严重滞后,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公共休闲场所不足,尤其是老城区,基本没公共休闲场所;供水供需差距大。
(二)老城区改造步伐缓慢。老城区居住环境较差、功能布局混乱、交通狭窄拥堵,因融资困难,棚改资金严重短缺,改造步伐缓慢;老旧小区数量较多,需要大量资产金额的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造。
(三)城市建设投入不足。市政道路破损严重未得到解决,如西湖大道、新蓼大道、玉泉路等路段;管网建设滞后,特别是老城区管网均未做到雨污分流;菜市场老旧、数量少,需要新建改造。
(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镇在建建设项目监督工作力度不足,安全生产隐患问题不能及时查处,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惩处力度过软,违反法律法规建设行为屡禁不止。
(五)征迁安置压力大。棚户区改造欠账多,我县棚户区改造起步晚,规模小,前几年大多分布在在合高霍邱现代产业园和城东片区,老城区几乎没动,经初步摸排,未来几年需要征迁约10000户、100万平方米,约需资金65亿元。棚户区改造资金融资办法不多,融资难度大,且融资额度受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临淮水厂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加快城区防洪排涝渠(管)整治一期项目建设,对城区雨污水管网进行排查整治。
(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强低收入群体农村危险房屋改造常态化监测,坚持“发现一户、改造一户”。持续推进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对辖区内摸排的危房做全面整治。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个,涉及132栋936户。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818套。计划实施紫荆苑南侧周边、农机校周边及城关卫生院周边等3个片区棚户区改造,约1290户。做好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的衔接工作,推进农村里的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和转运。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三年整治行动,统筹推进“保交楼”工作,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加强建筑行业管理。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加大招投标扶持力度,支持联合体招标,推动建筑企业升级。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发包、转包和挂靠等行为。
(五)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治理“亮剑”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各方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
(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执法业务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责任意识,有效提升监督执法水平。持续开展燃气安全排查工作,督促燃气经营企业做好入户安检和用气安全宣传。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和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加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优化建筑工程网办审批办理方式。同时对工业项目落地持续跟进,对低风险项目实行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两个阶段合并,推行“拿地即开工”。